当前位置:首页 > 饮食搭配 > 兀(汉语汉字)_摘编百科

兀(汉语汉字)_摘编百科!

作者:小窍门日期:2023-09-30 06:17:51浏览:分类:饮食搭配

兀(拼音:wù、wū)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汉字。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,“兀”最初与“元”是同一个字,都是突出头部的人形,本义指人的头。后来为了突出“人”上之“首”,就在上面加了一横,成为“元”字,分化成了两个字。头是人体最高之处,所以“兀”有高耸突出的意思。

中文名

拼音

wù、wū

部首

兀(传统归儿部)

字码

5140

五笔

GQV

郑码

GRA

笔顺

135

字级

二级(3503)

平水韵

入声六月

注音

ㄨˋ、ㄨ

总笔画

3 0

造字法

指事字

四角号码

1021₂

结 构

独体字,独体结构

文字源流

容庚《金文编》元字条收有图1(兀作父戊卣)一形,并引高景成云:“乃元字初文,与兀为一字。”从《金文编》知道,最早的元与兀是一个字。林义光《文源》亦说:“兀,盖与元同字。”图1实际上就是一个侧立的人形而突出强调其头部。它与甲骨文和金文的“人”字构形区别就在于突出代表头部的填实的圆点。

甲骨文表示人的头部的圆实点虚化为一横(图2、3)。至于后来,再在上加一横,特指其头部之所在(图4)。再加一横之后的字形4便成了“元”的基本结构,而没有多出一横的字形隶变后就成“兀”,于是与“元”分立为二字。元、兀二字本义相同,都指人头,属指事字。许慎不知“兀”“元”古本一字而将“兀”另立,且归属儿部,显然是不妥当的。

西周金文不见兀字,因为兀元为一字,不必使用兀字。到了春秋战国之际的侯马盟书、春秋吴王剑铭文已经出现兀字,可以认为是元字之省,仍然用为元字,古文字在东方六国文字里多用简省之形,兀元仍然不能区分为两个字。《说文》对兀字的解释,大概是两汉时人根据“兀”字的形体特点赋予的新的词义,汉代以后文献中元字的一些用法,都是根据这一新词义引申而来的,在用法上与元字完全不同了。因此,兀元二字到了汉代才从音义形上开始有所分工,成了两个字,两个词,但字形、字音上仍有联系。

详细释义

读音

语法属性

释义

形容词

高耸突出的样子。

独立的。

光秃。

茫然无知的样子。

昏沉的样子。

动词

静止。

使静止。

断一足称“兀”。引申为斩,断。

摇动;摇晃。

副词

仍然,还。

助词

用于代词前加强语气,相当于现代方言的“阿”。

非语素字

见兀秃

参考资料[1][2]

古籍释义

说文解字

【卷八】【儿部】五忽切(wù)

高①而上平也。从一②在人上。读若敻(xiòng)。茂陵③有兀桑里。

〖注释〗①高:《说文解字·长部》:“兀者,高远意也。”②从一:王筠《说文解字句渎》:“一在上,故日上平。”③茂陵: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右扶风有茂陵县。”在今陕西省兴平东北。

说文解字注

高而上平也,从一在儿上。

段注:儿各本作人,今正。一在儿上,高而平之意也。凡从兀声之字多取孤高之意。

读若夐。

段注:夐今韵在四十四诤。古音在元寒部。今韵十月者,元之入也。兀音同月,是以跀亦作
本文标题:兀(汉语汉字)_摘编百科 - 饮食搭配
本文地址:www.dylcd.com/yinshi/33802.html

TAGS: 汉语汉字